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[红楼]咸鱼林夫人 第32节 (第1/3页)
??她也认真问: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 ??林如海看向她的眼里含着深意:“等。” ??“等?” ??“等到我毒发,大夫能诊断出来。” ??作者有话要说: ??注1:私设。并且原著中的年龄在本文里都理解成虚岁哦。 ??注2:改自原著。 ??注3:原著确实是这么写的。 ??注4:原著中没写甄家在宫里有贵妃,只写了“(甄家)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去了”,此时是第五十七回。而第五十五回时,宫中太妃欠安,五十七回甄家奉旨入京,五十八回老太妃薨了,或可以此推断甄家在宫里的人是“老太妃”。 ??也有人分析,这位老太妃是太上皇的长辈,所以一应礼仪规制非常的高。 ??但本文私设第五十八回薨的“老太妃”就是皇太后了,这样人物关系能简单点。上面贾家与甄家的亲戚关系也是私设。 ??第五十七回,贾母与甄家女人聊天,说甄家二姑娘“更不自尊自大”,两家十分亲密,联系上下文(……),甄家二姑娘有可能就是北静王妃,本文也依此私设。 ??另外,原著中甄家犯了什么罪没有明写,也只写了林如海是病死的。本文中甄家如何,请大家不要迁怒于原著中的甄家哦_(:3」∠)_ ??第33章 打扫房屋 ??在林如海接下来的详细解释中, 宁安华了解到,甄家从各地的盐、茶、织造等处,或贪, 或私卖赚来的钱,其实多半都用来供给皇家花了。 ??先是本朝太祖皇帝, 和第三代皇帝太上皇, 祖孙二人共南巡六次,有四次都是甄家接驾。[注] ??后来, 为了巩固甄太后在宫中的地位, 也是甄太后为了提携娘家, 甄家就渐渐成了上皇的私库。 ??甄家数十年来,至少在江南各处贪污、私卖了数千万两之巨的财富,大半供了皇室享受, 但还至少有三成落入了他们自己的口袋。 ??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,甄家也算“忠臣”。 ??特别是从太祖皇帝和上皇的角度来说,甄家脏自家的手, 急皇帝之所急,忧皇帝之所忧, 给皇帝捞足了钱, 做足了排场,供足了受用, 简直是忠心耿耿。 ??但对于整个周朝,甄家的行为,无异于奸佞一流。 ??“对皇上来说,这样‘效忠过祖宗有功’的老臣太多了, 本该到国库里的银子还不够养这些人的。也让他没处放自己的人了。”宁安华自行将林如海所讲进行了意会。 ??林如海忙要叮嘱她这话不要宣于第三人面前,又觉得不必, 只道:“国库也确实是没钱了。” ??六七年前,数地大旱,连江南水乡姑苏一带都水旱不收。 ??地方无粮无钱,朝廷竟也没有赈灾银两可拨,以致延误了灾情,各地盗贼四起,一时竟颇有了几分民不聊生之相。 ??当时林旭免了她所有庄子三年的租贡,把田里出息全分给了佃农庄户,庄子上才没有饿死的人。至今仍有许多人感念林旭当年的大恩。 ??但更多的贫苦百姓和佃农们,却因缺衣少食,贼寇作乱,甚至于有易子而食的,几乎要被逼到了揭竿而起的地步。 ??幸而有几地盐政盐商捐献出数百万银两,援助了朝廷赈灾平匪。 ??光扬州一地的盐商,就在两年内共捐出三百二十万两白银。 ??当时在任的两淮巡盐御史,便是因此功升迁不断。 ??而作为江宁织造的甄家,本与盐政无干,却也因“倾家”献银五十万两,第一个为朝廷捐献,得到了皇上的亲笔御书四个字: ??“仁厚忠直”。 ??宁安华:“所以甄家是以为,五十万两白银就可以和新皇达成默契,让他们继续在金陵做土皇帝,可在皇上看来,这五十万两银子本就该是国库的。何况他们是捐银赈灾,钱又不是皇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