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第11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16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就在韩彻寻完郭家商行的第二天,他也呈给了皇帝一封文书。

    ??文书里所写的,正是鼓励盐商去边境雇人开荒耕地一事。

    ??“卿怎会想到让盐商们去边境开荒耕地?”皇帝不由得好奇。

    ??要知晓但凡是边境,历来人烟稀少。普通百姓都不愿意去的地方,那些商人难不成就会愿意了?那里的地又如此的荒芜,能不能种出粮食还不好说。

    ??朝廷管辖范围也广阔,再有这些年风调雨顺,也无战乱发生,像一些南方区域还实现了两季稻栽种,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其实是丰足的。

    ??韩彻就言道,北方边境实则土地肥沃,乃是非常适宜种植水稻、小麦还有大豆的土壤。若是能把这些区域耕种起来,往后将能增产粮食无数。

    ??“当真?”皇帝惊讶。

    ??“自是真的。”韩彻显然并不是纯靠猜测。

    ??实际上,韩彻已经派人对边境地的粮食作物,还有土壤等情况,都进行了一番较为细致的探查和采样。

    ??韩彻还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安排人从边境带回来的土壤等样品,拿出来给皇帝看。

    ??时下边境荒芜是真,不适宜种植粮食却不一定。就好比通过探查和采样,韩彻发现在北方边境的一些区域,同样有着大片大片的黑土地。

    ??黑土地可是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。

    ??可偏偏因为那里靠近边境,冬季又过于严寒,百姓就都更愿意选择人口稠密,也更为温暖的区域生活。

    ??因此北方边境这些区域的垦殖指数之低,拿下了时下全国第一。

    ??不过韩彻想开发这片区域是真,现阶段不适宜由朝廷直接发出诏令,将百姓往北方转移也是真。毕竟眼下除了垦殖指数最高的那三个区域,其他地方大多也都称得上是地广人稀。

    ??而且毫无理由的强制百姓迁移到寒冷的北方,必然也会滋生民愤民怨。那么最好的办法,就是让商人先在边境区域雇本地人开发,或是商人们出以利益,吸引百姓自愿跟随过去。

    ??韩彻就又对皇帝说道:“商人行事灵活方便,只要让他们知晓在边境开荒种地,能比他们从其他地方运粮更为划算,就不怕他们不去做。”

    ??“商人雇人开荒耕地后,朝廷每年便能增多田地税收,为一利。边境军队的粮草自此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,为二利。”

    ??“商人为保地里粮食,若是再自筑墩台,安排人巡查,便还可为边境充实,此为三利。”(1)

    ??边境虽然有军队镇守,但过于地广人稀,显然也是不利于防守安全的。由商人们自发带人在那里开垦荒地,设置警报台和巡查队伍,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。

    ??皇帝听闻这一番话后,也难掩动容,当下还赞道:“善!”

    ??足食、足兵、民信之矣。(2)

    ??比起前面的那些皇帝,眼前的这位君主对于军队力量这块,明显也重视得多。

    ??不过眼下这事也不必那么着急,盐政改革这才刚开始,可以先放缓些来行动。而韩彻昨日挑选的郭家,若真行动起来,还可以作为他们试点观察的对象。

    ??然后正事谈完,皇帝对着替自己解决了无数财政方面难题的臣子,还和颜悦色的询问起了四娘的婚事。

    ??作为皇帝,要处理的朝政大事实在是太多。之所以他这会还能记得韩三娘,一方面是因为韩彻的原因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位魏县侯。

    ??魏县侯所在的魏家,跟皇后所在的魏家并不是同一支。而魏县侯这一支的魏家,是真就只剩下他那么一个嫡系血脉了。

    ??魏家的旁支倒是有不少,可到底血脉和关系都远了。落在皇帝眼中,自然就不会把他们当做正儿八经的魏家人去厚待。

    ??于是等到韩彻出宫的时候,他还得到了说是皇后赐给四娘的好些珠宝首饰。

    ??“这些首饰可真漂亮!”柳氏一脸高兴道。

    ??在经过韩彻早前那一番分析后,柳氏也就没再提过什么反对意见了。后面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