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6章 好大口气 (第4/5页)
问,“解药带回来了?可给太子送去了?” 叶裳也压低声音说,“师祖派人送去的,早已经服下了。” 王夫人立即问,“可是真残废了?” 叶裳点点头。 王夫人叹了口气,见一个小男孩立在叶裳身边,立即问,“这是?” 叶裳微笑,“他姓苏,叫苏驰。”话落,拍拍苏驰小脑袋,说,“小池,喊外婆。” “外婆。”小池稚嫩的声音喊了一声。 王夫人愣了愣,“姓苏?这孩子是……” 苏风暖此时下了车,伸了个懒腰,对王夫人说,“外婆,她是我几年前收养的弟弟,一直由一位婆婆照看着,如今婆婆年纪大了,小池也长大了,我将他接到京中照看。” 王夫人点点头,笑着拍拍小池脑袋,慈爱地说,“小池真俊俏。”话落,牵了他的小手,“走,跟外婆进屋。” 小池看向苏风暖。 苏风暖笑着对他说,“这是我外婆,以后也是你外婆,听外婆话。” 小池点头,乖巧地任由王夫人领着,进了屋。 进屋后,王夫人询问了一番叶裳和苏风暖前往清水岸见云山真人的经过,叶裳简略地说了,她便慈爱地让叶裳赶紧去休息。 叶裳走后,王夫人吩咐人安排小池去休息。 小池离开后,王夫人对苏风暖问,“你什么时候收了个弟弟?怎么没听你说起?” 苏风暖道,“四年前,岭山瘟疫,这孩子的父母在瘟疫中死了,我见到他时,整个村子,只有他还活着。我就救了他,带他离开了岭山,收养在了硕阳镇。” 王夫人闻言惊道,“他是岭山遗孤?” 苏风暖点头,“此事只有我知道,我觉得此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,便没有说。如今岭山之事已经过去四年了。我给小池另外安排了户籍身份,我们家收养一个苏家旁支的子嗣,也不奇怪。所以,我就将他带进京城了。如今的苏府,若是罩着一个人,是能做到的。况且,以我在江湖上闯荡了这么多年来说,就算有人怀疑彻查他的出身,我也能应对。不怕了。” 王夫人颔首,半晌,又叹了口气,“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。” 苏风暖冷笑,“岭山当年的瘟疫并不是不能救,只不过是没人去救。一个村子的百姓全都被封锁死了。有的人是活活被饿死的。朝野上下层层隐瞒,至今岭山荒芜,尸骨未寒,杳无人烟。皇上至今都不知情。” 王夫人无言片刻,说道,“当年的容安王和王妃战死边境也是如此,多少鲜血成就那些人的权力倾轧。如今太子也遭了毒手,皇上子嗣又后继乏人。这南齐危矣。” 苏风暖道,“不见得南齐就危了。” 王夫人又叹了口气,对她说,“你也快去休息吧。” 苏风暖摇头,“我在马车上睡够了,如今不困,外婆您睡吧,我去找老和尚聊会儿天。” 王夫人见她确实精神,摆了摆手。 苏风暖出了房间,直奔灵云大师的禅院。 她来到灵云大师的住处,便见灵云大师与叶裳正在下棋。她看了一眼棋盘,二人的棋局显然刚开始。她走进来后,坐在了一旁观看。 灵云大师对她笑道,“苏小友,你这次见了臭老道,可又从他那里打劫了什么好东西没有?” 苏风暖摇头,“他手里如今没什么好东西可打劫。” 灵云大师闻言颇为失望,“还以为又能见识见识好东西。” 苏风暖说,“他又云游去了,过个一年半载的,估计就有好东西了。” 灵云大师大笑,“然也然也。” 苏风暖看着他,“你可是等到太子醒来时回来的?” 灵云大师点头,“不眼看着太子醒,不甚放心,盛公公也不让老衲走。”话落,他道,“太子知道自己的事后,倒是很平静,没吵没闹没怒,让人比较意外。” 苏风暖想了想说,“既定的事实,恼怒又有何用?” 灵云大师点头,“兴许是因为这个。” 叶裳淡淡道,“他从出生,便是储君,入主东宫。坐了这么多年,大约是厌烦了。如今不能做储君,他没准正是求得所愿。” 苏风暖看了他一眼,没说话。 灵云大师道,“不该啊,储君是未来皇上,九五之尊。太子自小受培养,应该比常人更在乎那把椅子才对。” 叶裳笑了一声,“那也要看怎样受培养,玉贵妃那般的培养,十个储君也能养废。” 灵云大师闻言,一时无言。 苏风暖站起身,向外走去。 叶裳立即问,“你去哪里?” “睡觉。”苏风暖道。 叶裳皱眉,“你在马车上睡了两日,还睡?” “没睡够。”苏风暖说着,出了房门。 叶裳看着她出了院子,眉头紧皱。 灵云大师笑着说,“她应该是要下山,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她,她在外面跑了多年,只有别人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