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01章 资金短缺 (第2/2页)
,好做好应对措施。 王铮下定主意,决定之后找个时间再次进洞! 现在最主要的是解决人脸蜘蛛的问题。 又响起了敲门声,张华心里一直惦记着王铮的情绪。 他进屋拉住王铮道:“走,我带你去看看基地建设的怎么样了。” 张华带着王铮来到了基地,这片地之前本来是空出来的,被王铮划给了张华,做村里人的工作并不简单。 张华联合村里秦叔带的木工队,在这里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大棚和种植基地的雏形。 国外发达的农耕技术村里人并不了解,即使王铮说的再好,他们还是会犹豫不决。 于是张华弄出来的这个基地当作实验做给全村人看,如果成了那就开始在全村范围推广张华的技术。 离开始施工不到一个星期,一个外形美观结构牢固的大棚就做好了。 王铮看的心里高兴,总算是迈出第一步了,他拍了拍张华的肩膀道。 “张哥,做的太好了,晚上我们一定要一起喝两杯。” “没有,还是秦叔厉害,我只是指挥,秦叔却是带着人动手干啊!”张华看着正在搭架子的秦叔几人笑道。 “张哥你别谦虚啊,晚上叫上秦叔一起喝个酒。” 张华点点头,突然叹了一口气,忧愁地说道:“铮子,我有些事情不得不再次提起,还是资金的问题。” “这些设备我是托朋友先运过来的,我找过村长谈过,村里的资金预算并不是很够,只能坚持到做完这个大棚,其他就无法发展下去了。” 王铮听到这话,非但没有担心却笑道:“我知道村里资金肯定不够,明天问题就会解决,张哥你放心继续做下一步吧。” 有了王铮这番话,张华就放心了,他连连点头:“好嘞。” 下一步,张华需要土地缝纫技术的机器,小河村放着的这辆机器只是找市里农业大学借来的,种完新类型的种子后是要还回去的。 但设备肯定是要买的,还不仅仅是土地缝纫机,连培养皿科研设备都需要。 如果这些小河村都没有,还谈什么长远发展农业。 晚上回去,王铮交代王母做几个好菜,拿出猴子酒招待客人。 张华把秦叔几人带了过来,一群人高兴地喝酒畅谈小河村之后的发展。 酒过三旬,人也散了。 王铮拿出手机给何管家发了消息,约在明天为蒋老爷子治病。 他算好了,资金的问题还是得找蒋家。 第二天一早,王铮赶上第一班客车去了市里。 下了车就被人围住了。 原来何管家早就带人在车站候着了,见到王铮的人影连忙迎了过来。 “王铮兄弟,路途辛苦了吧,喝口水吧。”何管家热情地笑着为王铮开车门。 王铮刚坐好,就有人端茶过来,他接过客气的道谢。 “小李来给王铮兄弟按按背。”何管家交代道。 叫小李的保镖伸听到命令,伸手要为王铮按摩,王铮连连拒绝了这架势,好笑地说道。 “何管家,又是端茶又是按摩的,我是来为蒋老爷子看病的,不是来享受的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