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故事_第四十四章 再临深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四十四章 再临深圳 (第3/3页)

敬了李云飞一杯。
  李云飞喝了一杯酒,诸事繁忙,告别而去。
  马力等人甩开腮帮子,吃了一顿好的。
  第三天,开始起砖墙,搭钢筋架,再往后,浇筑水泥承重墙。
  田宗生不放心,过来看了看,走了三圈,觉得不对劲。
  他皱着眉说:“马力,你这人大部分都是新手吧,原来的业务尖子呢?”
  马力甩了甩手上的砂石渣子,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说:“经理,他们去了别的小队,我这边,新人居多,不过请领导放心,我心里有数。”
  “那你小心点,楼板浇筑的时候,你可得看紧喽,原来咱们都是用预制板来做,浇筑的工艺毕竟手生。”田宗生小心叮嘱,他看过图纸,知道再过十几天,就要开始浇筑楼板了。
  80年代初,预制楼板非常盛行。那个时候,没有搅拌站的说法,商品混凝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。现浇楼板施工,混凝土都现用现搅,搅拌机质量也差,这时候对相关工人的要求极高。
  而预制楼板质量有保证,造价低,施工速度快,还是很流行的。
  但这位李老板要求现浇楼板,难度并不大,但工人的施工水平要够。
  田宗生一再叮嘱,马力满口应下。
  这半年多的时间里,田宗生和杨龙到处招标、求告,也不过是找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项目,勉强撑着,好歹每月都能按时发出工资。
  五个施工小队,也拉来了几个小项目,倒也能硬撑着光景。
  有的市属公司,由于长时间拉不到工程,好几个月发不出钱来,战士们只能做小买卖,有的家属出去摆小摊,甚至把盖的半好的低价租出去,吃点租金,每个月还能发点钱。
  战士们手头没钱,又没有工程可干,只能省吃俭用,在宿舍里天天躺着,省的费了力气饿的厉害。
  以前的基建工程兵团长副团长政委们,看在眼里,焦在心里,田宗生所领导的公司虽然光景还过得去,但压力很大,这小半年,他嘴上的燎泡就没有下去过,吃饭的时候,经常咬到舌头,和杨龙一说,杨龙也是这样,舌头上经常挂着黑泡(舌头的表层破了,起的泡是黑色的),两个人的火一直很大。
  田宗生觉得这么下去,也不是什么好办法,时间再长些,这公司非拆散了不可。
  他一咬牙,厚着脸皮来找李敏仪。
  李敏仪正在办公室打字,字打的飞快,听到有人找自己,抬头向门口一看,正是她朝思暮想的人,不禁喜上眉梢。
  “宗生,来,快进来。”她慌忙起身,把椅子拉到一旁,起步去迎接。
  其他同志都出去了,今天就她一个人在。
  田宗生看着穿着一身薄薄衣服的敏仪,担心地问:“穿这么少,不冷吗?”
  “还好还好。我们瘦人都不怕冷,嘻嘻,跟你的许大军医比不了。”她找来一个方凳,让田宗生坐下,给倒了杯温开水,回到自己的椅子上,托着腮,笑意吟吟地说:“大经理,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?”
  田宗生低头,不知道怎么说,又抬起头,颇为踟蹰:“敏仪,我想找找政府,要个工程,你觉得怎么样?”
  “我看你们过得不错呀。”李敏仪不解,没听谁说田宗生的公司过不下去了。
  田宗生不好意思说:“我这不是把事情想在前头吗,虽然说公司经营过得去,但都是些小打小闹,勉强在市场大河里面扑腾,都快淹死了。”
  “成,我给你问问,我有个老领导还真管这事,你等我回话啊。”李敏仪笑着答应了,她以前在惠州有个老领导去年调过来,主管深圳的建设,找他说说看,毕竟,基建工程兵队伍可算是深圳市建设行业的亲儿子。
  有困难,看看能不能拉一把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